研制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光学观测设备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要发展远程火箭,这是发展洲际导弹及人造卫星的基础。远程火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技术难关的突破,其中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观测系统就是重要难题之一。当时国内只有一个可供远程火箭使用的靶场,装备有一两种苏式KT—50光学电影经纬仪,观测距离大约100公里左右。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和西方国家封锁了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与设备需求,对远程火箭的弹箭分离点距离要求达到200公里,只能靠自己研制,别无选择。
在一缺人,二无设备,困难重重地情况下,王大珩院士表现了极大勇气接受这一艰巨任务。1961年国防科委成立了“150工程”总工程师组,王大珩院士任总工程师。同年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将“150工程”列为重点科研项目,这在当时亦为少有的。
经五年多的努力,到1966年“150工程”顺利通过鉴定。据史料评述:“150工程”于1966年底参加中程地地导弹首次飞行试验获得了主动段飞行弹导参数。实验结果表明150-1光学电影经纬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实际距离大大优于设计指标,满足了中程地地导弹试验距离要求,形成了以光、机、电为主体的光学设备研制体制,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测控技术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