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追思老校长王大珩院士悼念文章之一:一代宗师 光辉永存

作者:王淑荣 谢冀江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发布时间:2011-07-2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王淑荣  谢冀江(原哈尔滨科技大学79级技术物理系学生)

 

得知王老先生病重已有多日,但听到先生逝世的消息仍然十分震惊和悲痛。长春光机所悼念厅设立在在王老故居“大珩小楼”,面对先生的遗像,感慨万千,一幕幕倾听先生教诲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我们是1979年考入中科院哈尔滨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的,作为王大珩校长提议并亲自筹建的技术物理系技术物理专业的第一批学生感到非常的自豪。荣幸的是王老先生对我们这些首批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期待,能够多次近距离接触,聆听王老的点拨和教诲。由于当时王老先生大部分的时间在长春(时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他总是利用来校或学生去长春、北京实习的机会多次与学生交流,传授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探讨专业课的设置,以及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记得19827月,我们全班同学来长春光机所进行生产学习,王老先生在篮球场与大家亲切见面并合影留念,期间还告诫我们“不仅要向研究所的老师们学习,同时还要好好向那些技术工人学习”。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直到我们毕业后有幸分配到王老先生所在的长春光机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尤其是遇到科研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接触到研究室和附属工厂车间中那些有着独特技能的“能工巧匠”后,才真正认识到当年王老先生育才之道和良苦用心。

记得当年赵成文老师曾多次说过,要把我们技术物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从事科学工程与研究开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既要求有较为深厚的物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广泛的工程专业技术知识,这是王老先生多年来从事科研和教学总结出的育才理念,也是建立我们技术物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理念。尽管因此我们的课时和专业课增加了很多,学习压力与其它专业相比也大了许多,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学到知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于19837月毕业分配到长春光机所工作,当时王老先生刚刚辞去所长职务到北京工作,不再参加科研一线的组织和指挥工作。但他仍然牵挂光机所的发展,经常回到所里及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工作,虽然仍有机会倾听他的学术报告和发展大计,但没有机会向他汇报我们个人情况。直到1995王老先生来哈尔滨参加技术物理系系庆会和学术会议时,得知我们俩是技术物理专业毕业的第一批学生,并且在长春光机所从事科研工作时显得非常的兴奋,80岁的老人握住我们的手不停地问我们研究方向、课题进展情况,所里近况等······。多年来,我们对王老一直是仰慕和尊重,这又一次近距离接触,感受王老的关心,又一次为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感动。

由于在光机所工作的关系,接触的人大多熟知王老,谈起王老都是敬佩由衷。王老是中国光学界的泰斗,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王老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具有崇高道德风尚,善于团结凝聚大批英才共同奋斗,他不愧为我国现代光学领域的一代宗师和楷模。

我们为能够成为他的学生而自豪,更为从事他老人家关心和奋斗一生的中国光学事业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身上责任重大。

我们将加倍努力工作,深切缅怀大珩先生。

一代宗师,光辉永存!

201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