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院士

作者:佚名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发布时间:2011-07-23

校  长  李大勇

2011721,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王大珩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应用光学家、我国光学工程技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19786月任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84年以来一直任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一、越洋求学  报效祖国

王大珩院士1915年生,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董事会第六届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应用光学专业。194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因“二战”对光学玻璃的需求骤增,他开始关注玻璃生产技术,对国家日后工业发展需要有利。1941-1942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特纳(W·E·S.Turner)教授指导下进行玻璃的光学研究。1942-1948年为了有机会直接体验到光学玻璃的研制过程,接触到最前沿且又保密的关键技术,主动放弃在读的博士学位,受聘到伯明翰昌司玻璃公司任研究实验部物理师。

1948年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回国,先后在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和上海耀华玻璃厂工作一段时间。在报国无门的的情况下,经他的老师著名科学家吴有训推荐,在中共地下党周密安排下,于19492月秘密坐美国油轮离开国民党统治的上海经香港,辗转朝鲜平壤到沈阳,于19493月到大连。在大连大学任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

1951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筹建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长春成立中科院仪器馆,任命王大珩为馆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组建学部时,王大珩被选聘为第一批科学技术学部委员(1994年后改称为院士)。

1957年科学院仪器馆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王大珩任所长。相继兼任长春分院院长、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北京科学技术学会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

王大珩校长1978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届代表,全国人民政协第三、七届代表。1974年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曾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列首位。何梁何利基金1994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2010226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1997——28小行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二、两弹一星 功勋卓著

1.研制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光学观测设备。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要发展远程火箭,这是发展洲际导弹及人造卫星的基础。远程火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技术难关的突破,其中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观测系统就是重要难题之一。当时国内只有一个可供远程火箭使用的靶场,装备有一两种苏式KT50光学电影经纬仪,观测距离大约100公里左右。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和西方国家封锁了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与设备需求,对远程火箭的弹箭分离点距离要求达到200公里,只能靠自己研制,别无选择。

在一缺人,二无设备,困难重重地情况下,王大珩院士表现了极大勇气接受这一艰巨任务。1961年国防科委成立了“150工程”总工程师组,王大珩院士任总工程师。同年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将“150工程”列为重点科研项目,这在当时亦为少有的。

 经五年多的努力,到1966年“150工程”顺利通过鉴定。据史料评述:“150工程”于1966年底参加中程地地导弹首次飞行试验获得了主动段飞行弹导参数。实验结果表明150-1光学电影经纬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实际距离大大优于设计指标,满足了中程地地导弹试验距离要求,形成了以光、机、电为主体的光学设备研制体制,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测控技术打下了基础。

 2.共同举杯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2年在中央直接组织领导下,制备原子弹已经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如何创造条件建立爆炸靶场和建立完整的测试系统已成为当时最迫切最重要任务之一。

 在原子弹爆炸过程中,用高速摄影机摄取爆炸初期产生的火球的画面,从而取得火球直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是计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重要数据,为了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完成一批高速摄影机的研制工作,著名物理学家程开甲教授对长春光机所王大珩所长说:“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完全靠你们了!”话虽然简单但体现了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王大珩所长没有丝毫犹豫地接受了,立即着手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案。从“急”出发,以“精细”入手,把“光冲量测量”任务交给陈星旦负责,把“高速摄影测核爆炸火球尺寸”亲自承担。在责任重大、困难重重情况下,王大珩院士提出利用现有的高速摄影机进行改装,经过研究需要更新一个中等焦距的镜头,加一套光学原点启动系统及1000/秒的时标打点系统,一年后完成了样机研制并通过鉴定。两年内完成十台摄影机改造。终于在196410月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时拍下了一批火球随时间变化的画面,成功的为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获取了重要的信息。

王大珩所长从基地归来,晚上邀请数人到他家一间小室,拿出一瓶红酒,每人一杯,轻声细语,共同举杯,庆祝核爆炸试验成功!

3.对我国第一颗可回收卫星所用对地观测系统的贡献。在“两弹一星”领域里,光学是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光学既是配角也是主角。卫星是它的载体,为它提供一个平台,所有分系统的作用都是为光学系统提供最佳的工作条件,最后回收的所谓成果,也就是光学提供的地面信息。因此,在卫星的研制中光学是所有系统的先行者,所以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对当时的十五院来说,无疑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1967年王大珩院士被调到北京担任国防科委第十五院筹备处任副主任。筹备处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组织力量研制我国第一颗可回收的对地观测卫星用的对地观测系统。可是当时的长春正在文革中发生大规模武斗,晚上枪声四起,一片恐怖,长春光机所早已停产,人员离所甚至离开城市。这种局面使王院士心急如焚,人员在哪里?研究地方在哪里?加工生产基地又在哪里?时局如此混乱,怎么开展研制工作?

王大珩院士仍然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冷静果断细致地工作着,他将长春光机所十几位骨干招到北京安排好,做在北京长期作战的准备。他联络北京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历经八年的奋斗,卫星终于在1975年上天了,成功地取得大批资料,不仅为以后几十次上天开了好头也锻炼了一支经过磨难和训练有素的队伍,为我国对地观测科研领域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受命兴学 心系理工

1.王大珩校长受命于危难,百废于待兴。197877中国科学院党组通知:“接中组部〔78486号”文,经华国锋主席、党中央1978617批准:王大珩同志任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197852463岁的老校长来到即将由黑龙江工学院改建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的黑龙江工学院经过文革折腾已处于校舍破乱,师资流失奇缺,资金匮乏的艰难境地,全院只有4个系8个专业,共有师资250人。

王校长一上任便召开校领导班子会,研究部署建校发展规划,有关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师资引进,校舍建设,职工住房科研生产生活后勤管理等诸多问题。为哈尔滨科技大学振兴铺垫了基石,指明了发展方向。

19781983年从中科院和国家仪表局为学校无价调拨原材料、元器件、实验与生产设备等1050件,价值850万元。相继建成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阶梯教室楼、物理实验楼以及52万多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从此百废待兴的哈尔滨科技大学走出一穷二白的低谷,步入欣欣向荣的坦途。

2.明确办学目标,坚定办学方向。19789月,在百忙工作中第二次来校参加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在典礼会上讲话中说:为什么我们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多有建树和成就,是因为国外仪器仪表设备先进。

当初我校归属科学院,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仪器研究开发专门人才,创建技术物理系并强调技术物理、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科学管理等专业设置及专业间协调配合,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同时,尤其强调普通物理实验和专业性实验,建立开放型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维护和修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既要会做实验还要会设计实验。专业课老师要搞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走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道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科技人才。要注重校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藏书量标志一所大学的学风和实力,是师生营养知识的宝库。据了解,我校毕业生普遍受到大学、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好评,很多成为专业技术骨干。有位大学教授曾对我们老师说:“很感谢你们考来我们学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是好学生。”我们老师说:“是我们按王大珩校长的办学套路培养出的学生,这得感谢王校长。”

3.功勋卓著、平凡质朴。1978年任校长,1984年和1995年当时的机械工业部连续聘为我校的名誉校长。三十多年来,老校长身兼多项重要职务,不管工作怎样繁忙,逢请必到,即使路过也要到学校来听一听看一看,和老师学生见见面。

19827月,老校长刚从北京来到长春,第二天就安排与在长春生产实习的七九级学生开座谈会,其中有位女学生用英语汇报,王校长听了非常高兴,勉励学生都要高标准要求自己。

19837月,老校长家在长春没有搬进北京,自己单身住在北京友谊宾馆,应在京做毕业论文的七九级学生要求,在宾馆楼外找个有台阶的地方,用了一上午时间和师生会面交谈。后来知道宾馆不能随便进入,楼内会议室是给首长和外宾用的,只好选择在楼外。

老校长每次来校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信息,每次讲话中都有我国科学发展前沿内容。如在19959月来校讲话中包括讲述信息高速公路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内容。

19984月有关学校学科规划征求老校长意见,老校长立即表示“我去!”当时老校长夫人顾教授说:“4月份哈尔滨停暖气,太冷。能否下个月去?”老校长立即说:“我是校长,我得马上去!”随即往天津打电话联系母国光院士,母国光院士愿意陪同前往。(母国光院士是天津南开大学原校长,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是王校长的研究生。)

来到学校后,安排住学校附近和兴路一所宾馆,晚上临进宾馆门时,老校长停下脚步问:“为什么不住学校招待所?”校办负责人回答说:“因为有母院士。” 老校长才同意住下。

离校前校办打算给两位院士每人一盒精品人参、一盒鹿茸。经过了解后根本没敢做出来,也没敢说,怕惹两位院士发怒挨批评。

老校长经常坐飞机都是坐普通舱,不坐头等舱。

1995年老校长与清华大学同班同学何泽慧院士去漠河观看彗星,路过哈尔滨也要到学校走走看看。当时学校接待的同志看两位院士穿的鞋太单薄,给他们买双东北厚棉鞋,两位院士非要给钱不可,临回北京上飞机前硬是把钱塞到接待同志的衣袋里。

200096,哈尔滨理工大50周年校庆,85岁高龄的老校长又重返学校。视察校园和实验室后,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要尊重实践的需要,要切实做到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科教育一定要强调基础宽厚、理工科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做到全面发展,适应未来建设需要。”如今老校长的谆谆教导和慈祥面孔记忆犹新深刻难忘。我们的老校长功勋卓著,身处尊位,学高八斗,却始终保持清廉简朴,从不用高档营养品,所得奖金几乎全部捐出。在和师生相处中,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行端身正,不图名利,展现出一心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平凡质朴的生活本色,这些都将成为我校世世代代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哈尔滨理工大学师生为失去我们崇敬的老校长而万分悲痛,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铭记王大珩校长要我们有:“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操”的谆谆教导,秉承王大珩校长的“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应迎世纪,面向祖国”的教育思想。继承王大珩校长科学思想、战略思维、高尚品格、谦逊作风,早日把哈尔滨理工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我们崇敬的老校长王大珩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悼念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院士网站